經歷
張小玲青年時代在上海戲劇學院附中就讀,經電影皇帝金焰推薦,去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深造,中途因病輟學,後進上影演員劇團。早先在《大李、小李和老李》《家庭問題》《櫃檯》《火紅的年代》《失去記憶的人》等影片中擔任演員,但大都是配角,只有幾句台詞,有的甚至沒有對話,只是露一露臉罷了,純粹是跑龍套而已。上了年紀的老資格的老影迷,可能依稀記得張小玲當初那個矮小活潑的丫頭兒模樣。正是這樣的身材和相貌,受制於當年扮演“高大全”的主要角色。
生活的另一面也迫使她改弦更張,重新抉擇。她出身於一個工程師家庭,從小受歐美小說的影響太深,天性活潑浪漫的張小玲錯把藝術當生活,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就玩起了一場愛恨交加、始亂終棄的“姐弟戀”,結果被傷害得體無完膚,以致改變了自己後半生的軌跡,從上影演員劇團轉到文學部謀職,從頭學起……
張小玲以笨鳥先飛的鑽勁,與文學這個“魔鬼”開始打交道,厚厚疊疊的民眾寫來的劇本,她一一細讀。後來她自己也斗膽動筆寫起了劇本。起初,她埋頭耕耘,不問收穫。有的劇本,她一連寫了十二稿,稿子堆積如山,壓得她氣都透不過來;有的劇本,剛剛出世就被槍斃了;有的劇本,被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小玲為寫劇本曾經煩惱哭過,掰斷過筆,發誓以後再也不寫了。然而,她終於真心實意地愛上了寫作,《寸草心》《夢想家》《回來吧!微笑》《十八歲男子漢》《我想有個家》等影視劇相繼在銀幕和螢屏上出現了“編劇:張小玲”的字樣。
她編寫劇本之餘,仍然筆耕不止,經常在晚報上發表輕靈別致、有情有感的美文。記得幾年前,還發了一組“相逢在美國”的“十日談”,當時她已遠渡重洋,與留美的女兒生活在一起。只是近年來,在“夜光杯”中卻看不到她的名字了。
張小玲因多病並發,客死美國。
作品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趙百萬夢幻曲 (1991) .... 吳素娟
失去記憶的人 (1978) .... 小劉
火紅的年代 (1974) .... 向志華
櫃檯 (1965) .... 楊桂香
家庭問題 (1964) .... 小玲
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2) .... 描雲
錦上添花 (1959)
地底迷宮 (1948)
回來吧!微笑 (1987) .... 編劇
夢想家 (1987) .... 編劇
漂流瓶 (1986) .... 副導演
寸草心 (1983) .... 編劇